2021年開年進入2月中旬之后,豬價便出現了連續性的下跌走勢,監測數據顯示,全國平均豬價從18.2元左右,降到了最低13.6元左右,每斤降了4塊多。
截止到3月11日,毛豬價格仍然保持下跌態勢,全國豬均價14.075元/斤,比昨天下跌0.095元。今天豬市除了河南、北京、天津、吉林、四川之外,其余省份全部下跌,下跌幅度在0.1-0.3元不等,目前東北、華北、西北地區均價在13.5元左右,部分地區即將進入12元區間。
可以說2021年豬價第一季度總體是下跌的,有專家說其下跌原因主要有三個:
一個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,生豬產能恢復加速,目前生豬存欄量已經恢復到90%以上,豬肉供給在持續增加。
第二個是春節之后,居民對豬肉的需求下降,導致屠宰企業開工率、生產率下降,壓價收獲的現象比較普遍。
第三個是進入2021年,已經發生6起非洲豬瘟,最近一起是3月9日四川省華鎣市從查獲的外省違規調運仔豬中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,共計10頭,有2頭發病,導致有一些養殖戶心存恐慌,有拋售生豬的情況。
從上述幾個因素分析,即有產能恢復的長期利空因素,也有季節性消費淡季的階段性因素,還有非洲豬瘟等養殖風險因素,導致了生豬價格的持續走低。
那么關于中后期生豬價格,分析認為僅從生豬產能恢復因素考慮,還有一定的下跌空間,但是年內整體降到7-10元一斤可能并不現實,個人認為年底前生豬價格降到10-12元區間的可能性較大,個別地區有可能會下探到10元以下。
為啥說年內豬價降到7-10元可能性不大呢?主要有2個因素:
一個是生豬養殖成本較高,現在仔豬價一頭仍然在1500元左右,飼料比去年同期一噸漲了1000元左右,再加上人工漲價,目前散戶養豬的成本應該在每斤9、10元左右,現代化豬場也得在8元上下,所以今年豬價下探到成本線已下的概率不大。
另一個是生豬產能增量沒有到爆發期,大家知道生豬產能增加是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,到現在也只有一年多一點的時間,從培育母豬,再到達到育齡產仔,再到仔豬育肥,整個周期下來沒有1.5-2年的時間是不夠的,個人認為2022、2023年才應是生豬產能增加的大量期,出現產能過剩的機率非常之大,所以年內生豬存欄的增量仍然是有限的。
通過上述分析,簡單地說今年豬價還有下降空間,預期為10附近,豬肉回落到15元一線;至于2022、2023年豬價,由于存在產能過剩的風險,明后年豬價下探成本線以下7、8塊錢一斤、豬肉11、12塊一斤還是有可能出現的。
至于生豬降價預期,能否引起玉米價格上漲的問題,雖然說養豬可能越來越多,但個人認為對玉米漲價支持有限:
一是因為目前玉米價格已處高位,目前全國均價在1.45元左右,山東地區已經達到了1.52-1.58元,這個價格再繼續上漲阻力會很大。
二是在飼料這塊,尤其是飼料方面,小麥、高粱、水稻、大麥、DDGS等對玉米的替代量是比較大的。
三是由于2020年種植玉米利潤豐厚,會導致2021年玉米播種面積有一個明顯的增長,預計2021年玉米總產會創出一個新的高度。
鑒于上述幾個因素,個認為生豬產能的恢復對玉米價格的影響力在減弱,推動玉米漲價的效果也會比較有限。綜合考量,個人預計今年玉米整體進入1.6元、個別地方進入1.70元區間的概率還是存在的。不知大家咋看?能否達到這一目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