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9月16日豬價)
現在對于所有的養殖戶來講,存活下去是第一要務,所以所有養豬人都在做一件事情,就是降低成本。
那么怎么樣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呢?
現在行業內有兩種做法比較普遍:
第一種做法就是覺得現在投入太高了,耗不起了,就減少投入,比如把飼料品質降低,消毒頻率降低,總之能省則省,他們認為降低成本=降低投入;
第二種做法是覺得豬的各項指標高,成本自然就低了,所以該投入的堅持投入。
大家覺得這兩種做法哪一種更正確呢?其實這個問題不難,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公式:豬場效益=豬場總收入-豬場總投入,降低豬場成本也就是要增加豬場效益,而豬場效益是由兩個因素組成的,要想效益最大化(成本最低化)。那么第一要增加豬場總收入,也就是提高豬場生產水平,做到多生,少死,長得快!第二要減少豬場投入,這個投入肯定不是隨意縮減,而是減少低效或者無效投入,這樣才能為豬場高生產水平做支持。
而這兩個要素中提高生產水平是主要的,我們來看一個表:
甲雖然減少了投入,但是料肉比卻增加了,最后導致成本反而增加,有的人說這才省100多塊錢,沒什么太大差別,大家想想,這樣的行情下,您養一頭肥豬的效益多100塊錢,那也就說明您的風險比別人更低。肥豬效益可能不大,我們來看看母豬的效益差:
同樣一頭母豬,生產成績好與一般的差距一年可達2000元以上,投入其實不會有太大差別,因為即使養殖觀念再差的養戶也知道,母豬是豬場效益的發動機,所以會舍得投入些,那么在投入上節省的成本十分有限,但是效益差距就大了,這還是低行情,行情正常這個差距至少在4000元以上。
所以大家看明白了么?
一味降低投入并不會減少豬場成本,而當下行情下,養殖戶最應該要有的思想就是增效降本,因為這樣生產成績好了,均攤到每頭豬身上的成本自然就低了,那么如何增效呢?
答案是向科學技術要效益,這里向您推薦一套科學無抗的養豬技術-135無抗保健養豬技術,依托湖南農業大學專家教授的科研實力,扎根市場20年,通過提高豬只的各項生產性能,幫助無數養殖戶增加了養殖效益,真正讓養殖朋友們做到了輕松養豬,快樂賺錢!
母豬飼養
眾所周知,母豬是豬場的發動機,更是豬場的搖錢樹。保住母豬就是守住豬場的聚寶盆。愛母豬,就要給它最好的,一定要給母豬做保健。對母豬保健,必須給它最好的營養,保證發揮最好的效果,這就需要用到我們的母豬套餐-135母豬健康包。
仔豬、肥豬飼養
所有養豬人都知道,養豬就是養腸道,仔豬保育階段,除了長速以外,更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礎,還有拉長骨架和提高抗病力。仔豬保健套餐就是根據豬的生長發育規律,為其提供相應的功能性營養。
仔豬保育結束后,就到了生長育肥階段。育肥豬是養殖最終的環節,是豬轉化為錢的關鍵階段。育肥一定是充分發揮潛力的階段,豬長速越快,維持消耗少,造肉成本低。
環境
養豬無巧,欄干食飽!大家都知道豬場的環境保健其實也是十分重要的,豬在一個好的環境下長大,是能在一定程度避免其生病的。
護舍安是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;液體消毒劑噴灑后,舍內環境潮濕,豬體感溫度低,腹瀉多,干粉消毒劑容易損傷新生豬嬌嫩的皮膚,而護舍安沒有消毒成分,不會損傷豬的皮膚,對人皮膚也無害,還能保持干燥,減少腹瀉。消毒劑對設備有腐蝕性,無法去除舍內臭味,對舍內環境衛生要求高,而護舍安沒有腐蝕性,既保溫又除氨除臭,完美解決了通風和保溫兩者之間的難題,噴撒時對環境衛生要求也不高。